您好,歡迎進入陝西美女写真视频招標有限公司網站!

谘詢電話:

029-88364979

你的位置: 首頁 > 美女写真视频 > 行業動態

公共資源交易違規多發,立法勢在必行!

時間:2017-10-16 00:00

自國辦印發【2015】63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來,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正在如火如荼中進行,但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各地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犯罪多發

自2016年5月至今,僅筆者粗略統計的就有8起。如2016年5月,廣水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廣水市公共資源局招投標中心主任和原廣水市公共資源局招投標中心主任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揚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原主任被檢方移送審查起訴,日前該案已由揚中市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並移送審查起訴;經重慶市潼南區委批準,潼南區紀委對原潼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副書記、主任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經四川省委批準,省紀委對省政府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原黨委委員、副主任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二、公共資源交易立法滯後

很多交易平台並沒有嚴格按照國辦發【2015】63號文件和國家發改委頒發《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管理暫行辦法》及財政部2014年165號文件的規定執行,並出現許多違法違紀的現象,具體表現在剝奪市場主體權利,把市場主體行為強製變成平台的權利,比如接受潛在投標人報名的權利,發布招標文件的權利,收受投標保證金的權利,資格初審的權利等。

交易平台大都是事業單位或股份製,員工待遇固定,有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變成“二政府”,甚至變成政府安置“家屬”特權,導致平台工作人員違法現象時有發生,且無法可罰。

對此,國辦發【2015】63號文件曾明確規定五統一規則體係(十)開展規則清理:“各省政府要對本地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布的公共資源交易規則進行清理,對違法設置審批事項,以備案名義變相實施審批、幹預交易主體自主權以及與法律法規相衝突的內容要堅決予以糾正。”

但事實上,各級交易平台為強化交易平台的權利,正在無限放大交易平台的“行政功能”和“市場主體屬性”,導致平台建設過程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製約機製無法形成。有的公共資源中心給某些不具備報名條件的投標人開綠燈;有的工作人員泄露購買招標文件的招標人數量和名單;管理評標專家庫的工作人員泄露抽取的評委委員會成員名單和聯係方式;有的平台工作人員作為評委參加評標定標等活動;有的平台的工作人員充當“投標人”代言人等,具有很強隱蔽性;違法違規從事市場主體行為工作,比如集中采購機構,  按照平台的設計原則,原本是實行“監管、服務、市場主體 ”“三權分立”的製度設計,但在地方政府的置國務院和財政部的文件不顧,出現了監管服務市場作為職責不分、權力混亂的局麵,特別是平台工作人員有的違法違規行為,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法律進行禁止和約束。

三、“一刀切”致交易平台資源嚴重浪費

按照國辦發【2015】63號文件規定,原則上要求在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政府應整合地級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但許多縣區政府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來的交易平台全部強行被封閉了,一方麵許多地方新建的平台容量不夠,交易量猛增,一方麵是縣級交易平台的資源嚴重浪費,且許多地方政府不分距離遠近,片麵執行國務院文件,造成招標采購主場主體投標難、辦事難、成本費用更高的現象。

四、公共資源交易立法應做好銜接

公共資源交易立法應當與國務院部委的部門法規製度進行很好的銜接,如果不進行銜接,各自為政,製度難以執行,最後為難的依舊是市場交易主體。比如財政部於2017年頒布的87號令,其中規定作為政府采購的代理機構在開標和評標要進行全過程錄像錄音,而實際上政府采購項目被強製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交易後,許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以保密為由,並不向代理機構提供開標和評標的影視資料。如果代理機構自帶攝像機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會被交易平台禁止,而許多地方交易平台的視頻資料保存不到一個月,這離政府采購要求保存15年的要求相差甚遠,且這種情況出現後,在政府采購代理檢查中處罰代理機構,顯然不可能處罰交易平台,現行的法律法規又沒有處罰依據,這樣就出現了法律的真空地帶。

建立規範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能加快形成統一開放、井然有序的現代市場 ,有利於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有利於促進公共資源交易陽光操作。但地方政府及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不及時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就無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製約,無法推進預防和懲治腐敗體係建設,而這一切,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條例 》的立法工作就顯得勢在必行。

文章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

文章作者: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