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陝西美女写真视频招標有限公司網站!

谘詢電話:

029-88364979

你的位置: 首頁 > 美女写真视频 > 行業動態

成都路橋82億PPP項目失敗

時間:2017-08-22 00:00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PP市場。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入庫項目13554個,累計投資額16.3萬億元,PPP市場的蓬勃發展令世界矚目,但各種問題也層出不窮。

最近,四川一個高速PPP項目因融資困難而終止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其中社會資本方成都路橋承擔了500萬違約擔保金,PPP模式強調“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原則,這個項目給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敲了警鍾。

82億項目終止合作

8月8日晚間,成都路橋發布了一份《關於宜威高速公路項目進展》的公告顯示,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於當日分別收到宜賓市政府發來的《關於解除〈宜威高速項目投資協議〉的通知書》和《關於解除〈宜威高速項目特許權協議〉的通知書》。《通知書》稱,公司不再具有投資建設宜威高速公路項目的權力,也不再享有宜威高速公路項目的特許經營權;不再享有對該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和養護管理等權力;成都路橋繳納的履約擔保金500萬元依約不予退還;宜威項目相關協議解除後互不另行承擔法律責任。

成都路橋表示同意接受上述《通知書》的條款,解除與宜賓市人民政府簽訂的相關協議。協議解除後,除所述不予退還的500萬元履約擔保金將減少2017年度500萬元營業利潤外,上述事項預計不會對公司2017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成都路橋總資產57.83億元,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20.62億元。針對該重大項目終止的原因,成都路橋方麵表示,主要是遭遇項目融資困難的原因導致。

有谘詢專家在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說,PPP交易過程中社會資本未完成融資即構成違約,政府有權終止合同沒收保證金。“完不成融資政府的計劃都無法實現,一切工作歸零,政府損失也很大,這種違約行為是應該付出代價的,500萬保證金並不多。”

本報記者了解到,宜威高速是四川省規劃新增的7條出川通道之一,是由宜賓、長寧、珙縣通過雲南、貴州與珠三角、北部灣連接的一條出川達海的大通道。

早在2014年,成都路橋中標宜威高速公路四川境段BOT(建設-經營-移交)項目。成都路橋在公告中稱,該項目預計總投資82億元,計劃施工工期4年,收費運營期29年11個月,項目金額約占公司2013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92%。為了統籌做好宜威高速項目的施工和營運工作,公司還特意設立了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1億元。

2014年,國家開始大力推廣PPP模式,宜威高速也成為成都路橋進入PPP領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當時的報道稱,成都路橋在對BT(建設-移交)項目“做減法”的同時,提出要對PPP項目“做加法”,加快研究參與PPP項目建設,積極與各級政府接洽,審慎選擇項目標的。

但到了2014年末,宜威高速公路BOT項目尚未實質性開工,這一問題在2015年上半年仍未有轉機。在半年報中,成都路橋稱,因該項目投資體量較大,公司啟動該項目麵臨較大的資金缺口,截至報告期末宜威高速BOT項目尚未實質性開工,而這個未開工項目直接拖累了成都路橋的業績,成都路橋上半年淨利潤僅為518萬元,同期減少84.71%。

根據此前的投資協議,成都路橋為該項目投入的資本金不得低於項目投資總額82億元的25%,即20.5億元,項目負債性資金不得高於項目投資總額的75%,即61.5億元。然而,過了3年,該項目仍然處於未啟動的狀態,而項目融資受阻也被視為主要原因。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體製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認為,這個項目融資不成功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問題沒有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及項目實施階段沒有和金融機構充分探討、研究,沒有得到銀行的認可;項目本身的可融資性差,投標人在報價階段可能與相關金融機構沒有談好融資條件,沒有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

一銀行人士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透露:“成都路橋項目找過美女写真视频,2014年和各金融機構開始談的時候,我行認為此公路造價太高,和其他平行高等級公路和鐵路比沒有優勢,不太看好,我行沒有提供融資。”

給社會資本敲了警鍾

事實上,今年2月,成都路橋曾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議案,擬為全資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對外融資提供高達60億元擔保。議案也曾獲得了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此次股東大會議案後被法院裁決為暫不執行。從2014年簽約到現在,整整過了3年,地方政府也耗不起了,於是今年直接解除了協議。

一名PPP業內知情人士稱,這個PPP項目當時所有的規劃評估方案都做了,但造價太高而且關係錯綜複雜 當初談的時候也有些抽屜協議,導致多方博弈然後不了了之,根本沒有金融機構敢出錢。“很多PPP項目有抽屜協議的,這個項目真正施工方是另一家公司,成都路橋擔負融資,在承建上與這個公司按比例分成,項目失敗不排除有合作方的原因。”

目前,中國大力推廣PPP模式,各地項目一推幾千億,而有些社會資本並不考慮自己的實力而大膽拿項目,這也是目前PPP項目落地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上海弘鯤商務谘詢公司董事長葉繼濤看來,這個項目給業界敲響了警鍾。“今後政府應加大對融資不到位違約的懲罰力度,加強對社會資本背景、實力、能力和信譽的考察,不要盲目簽協議。社會資本不要盲目拿項目,有合理的融資方案、內部必要的決策流程走完再去投項目,這樣才利人利己。”

由於PPP項目體量巨大,按目前20%注冊資本金比例的要求,一個100億的項目至少要20億資本金,所以很大程度上融資是基礎。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北京雲天新峰投資管理中心合夥人張繼峰向本報記者表示,項目不是社會資本與政府談好就可以做的,融資工作一定要前移到項目接觸、談判階段。“沒有融資機構參與的項目談判、方案設計,項目準備工作是不完整的。”

大嶽谘詢總經理金永祥向《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表示,社會資本在和政府談項目協議時應同時與金融機構洽談融資協議,隻有融資協議條件談好了,社會資本方才該正式簽署項目協議,這樣簽訂項目協議後馬上就可以簽訂融資協議。成都路橋事件反映出的問題是,社會資本方隻顧和政府談合同而忽視了與銀行談合同。

吳亞平也表示,PPP項目的可行性和可融資性問題是今後PPP工作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文章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